在火箭军部队,有一群导弹“筑巢人”,他们常年扎根深山戈壁,隐姓埋名,为大国长剑打造安稳“家”园。一级军士长崔道虎便是导弹工程兵其中一员,入伍30年,他带领战友完成30多项国防工程配资利息计算公式一览表,搞出30余项革新发明,被部队称为“发明大王”。
近期,南都N视频记者对话火箭军“兵王”崔道虎。
常年辗转各地施工,导弹工程兵最糟的是遇上沙尘暴,经常吃着饭,一阵风沙卷过来,米饭里全是沙粒,他们调侃说这是“特色沙拌饭”。由于部队很多岗位需要持续高强度作业,有时“累到连筷子都握不住”。
崔道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搞创新发明的,平常休息时间,他最爱“猫”在仓库里拆零件,他说,真正投入到喜欢的事里,本身就是一种放松。“我做这些,全是源于对岗位的热爱,发自内心愿意全情投入,所以从不觉得疲惫、枯燥,反而乐在其中。”
南都对话:
南都:为导弹“筑巢安家”,与其他工程相比,有何独特之处?
崔道虎:导弹工程兵的阵地施工,核心是“三高三长”——高强度、高风险、高分散,且长时间远离驻地、常年转战深山戈壁,几乎难得回一次部队营区。我们还得在潮湿缺氧、不分昼夜的环境里作业,爬高搬运重物是常事,危险时刻相伴。
南都:常年辗转各地施工,最恶劣的环境是什么样的?
崔道虎:最糟的是遇上沙尘暴。经常正吃着饭,一阵风沙卷过来,米饭里全是沙粒,我们都调侃这是“特色沙拌饭”。除此之外,高海拔的严寒缺氧、海边的高温潮湿,我们也都经历过。
南都:“累到连筷子都握不住”,具体是怎样的工作强度?
崔道虎:我们很多岗位需要持续高强度作业。比如打孔,一块板子要打300多个孔,战士手握电钻,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,机器震动得手发麻。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战士用除锈机时,容易不小心刮伤小腿。
南都:如今工业机器人技术成熟,为何还要坚持在部队自主创新?
崔道虎:我们不是不想走捷径,但国防阵地有特殊性,和民用领域完全不同。很多现成技术直接拿来用会“水土不服”,必须针对阵地的结构特征、部队的机械化作业需求,做适应性改造才行。
南都:你休息时最爱“猫”在仓库拆零件,会不会觉得枯燥?
崔道虎:真正投入到喜欢的事里,本身就是一种放松和休息。我做这些,全是源于对岗位的热爱,是发自内心愿意全情投入,所以从不觉得疲惫枯燥,反而乐在其中。生活里的小细节都能激发我的灵感,比如缝纫机、打印机、转笔刀的工作原理,都能为创新发明所用。
南都:曾有人开50万年薪挖你,你真的一点不动心吗?
崔道虎:这根本不用想,我从来没动摇过。我十几岁就来当兵,是部队培养了我,才有今天的我。在这个大家庭里,我过得很好,为什么要离开?我现在拥有的一切,都离不开组织和单位的培养。
南都:当兵30年,却从没亲眼见过导弹,会觉得遗憾吗?
崔道虎:我们把阵地建好,确保导弹具备进驻条件,才会撤离。虽然确实想去发射场亲眼看看导弹升空,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的自豪感。每次从电视上看到导弹腾飞的瞬间,我们心里都特别激动。这背后,也有我们阵地建设者的一份付出。
南都:从新兵成长为“兵王”,这一路最大的感受是什么?
崔道虎:成为“兵王”不是一蹴而就的,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。对我来说,肩膀上的拐从一道变成多道,变化的不只是军衔,更是责任和担当,意味着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,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完成。
南都:身上这么多军功章,哪一枚在你心里分量最重?
崔道虎:我最看重的是中间那枚“新时代导弹工程兵”奖章,每次有重大活动我都会戴着它。在外人看来,它可能不如其他军功章“含金量高”,但对我而言,这是单位对我作为导弹工程兵的最高认可,是我心目中最珍贵的荣誉。
采写:南都N视频记者潘珊菊 发自北京
受访者供图配资利息计算公式一览表
鑫东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